构建企业级智能化模型治理与安全防护平台
结合监管要求制定企业级安全治理体系,构建全方位的智能化模型治理防护平台
数据安全事关国家安全、社会稳定、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。随着《数据安全法》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》等法律法规的出台,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数据安全治理挑战。
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,数据和模型安全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治理体系,实现对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护,同时针对AI模型安全特有的风险进行专项防护。
国家"十四五"规划明确要求保障国家数据安全,要求做好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安全保护,建立数据分类分级管理、数据安全审查、数据安全风险评估、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基本制度。
企业在数据收集、存储和使用过程中,面临着因数据处理不当、非授权访问、恶意攻击、诱导交互等问题导致的数据和个人信息泄露风险。
人工智能模型面临可解释性差、偏见歧视、鲁棒性弱、被窃取篡改、输出不可靠以及对抗攻击等多种安全风险。
随着隐私保护法规的完善和用户隐私意识的提高,企业需要在数据利用与隐私保护之间寻求平衡,防止隐私侵犯和合规风险。
随着数据流转路径复杂化,如何实现高效的审计追踪,准确定位安全事件和责任主体,成为企业数据安全治理的重要挑战。
企业需要应对不断更新的数据安全法规和行业标准,确保数据处理和AI应用符合监管要求,避免法律风险和声誉损失。
需要建立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安全防护体系,解决人员、流程、技术协同问题,构建可持续的安全治理能力。
面对多维度的安全挑战,企业需要一个综合性的智能化平台,实现从数据到模型的全方位安全防护
安全计算环境、基础防护、算力资源
数据分类分级、安全存储、访问控制
模型漏洞检测、安全评估、隐私计算
安全策略、行为审计、风险监测
安全开发框架、接口安全、输出控制
合规管理、安全运营、应急响应、安全可视化
实现对应用系统、数据源、主机资产、人员账号等各类资产的识别与登记,并基于行业规则实现数据分类分级,形成资产目录与资产关系图。
标准化对接异构安全设备,基于资产分级结果远程下发安全策略,实现多设备信息联动,包括数据库加密、数据脱敏、API风险监测等安全工具的纳管对接。
支持低代码创建多种流处理模型,实时分析安全日志,发现威胁与异常行为。包括原始日志、告警管理、风险管理、事件管理等模块。
提供国家标准的安全运营流程及量化指标,在线合规审查、生成安全报告、事件闭环管理,综合提升运营效率与准确性。
对资产分布、数据风险、用户行为等多类指标进行可视化呈现,提供直观的安全态势监控界面。
针对AI模型的管理与安全治理,包括模型登记、评估、监控、版本控制和安全测试,确保模型安全可靠运行。
通过将企业资产信息和人员账号信息转换为图数据,识别系统结构中潜在的关键权限人员,提供多维度的影响力评估。
该技术可以发现系统中潜在的权限影响因素,并可从多个角度衡量不同含义的权重影响力,识别结果可解释性强。
使用无监督的深度学习方法,针对用户与实体行为的异常检测,有效识别安全威胁。
与传统方法相比,该方法的精确率、召回率和F1值均有显著提升,适合生产环境下的安全分析场景。
数据安全平台是以数据为中心,面向数据全生存周期构建的安全管理与防护体系,融合多种数据安全技术实现数据安全治理的平台化数据安全防护。
包容审慎,确保安全
鼓励发展创新,对人工智能研发及应用采取包容态度。严守安全底线,对危害国家安全、社会公共利益、公众合法权益的风险及时采取措施。
风险导向,敏捷治理
密切跟踪人工智能研发及应用趋势,从人工智能技术自身、人工智能应用两方面分析梳理安全风险,提出针对性防范应对措施。
技管结合,协同应对
综合运用技术、管理相结合的安全治理措施,防范应对不同类型安全风险。明确相关主体的安全责任,有机发挥政府监管、行业自律、社会监督等治理机制作用。
开放合作,共治共享
推动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国际合作,共享最佳实践,提倡建立开放性平台,推动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体系。
根据功能、性能、应用场景等,对人工智能系统分类分级,建立风险等级测试评估体系
通过数字证书技术对面向公众服务的人工智能系统进行标识管理
明确人工智能训练、标注、使用、输出等各环节的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要求
研究提出"以人为本、智能向善"在人工智能研发应用中的具体操作指南和最佳实践
推动共享人工智能知识成果,开源人工智能技术,增强供应链来源多样性
从机器学习理论、训练方法、人机交互等方面组织研究人工智能决策透明度、可信度、纠错机制等问题
构建人工智能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机制,制定应急预案,开展应急演练
推动人工智能安全教育与人工智能学科同步发展
加强人工智能安全风险及防范应对知识的宣传,提高全社会人工智能安全意识
智能化模型治理与安全防护平台是企业应对数据安全挑战、保障AI模型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。通过技术与管理的深度融合,打造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,企业才能在享受AI创新红利的同时,有效控制安全风险,确保合规发展。